一、本周做了什么?
本周学习节奏有所加强,日均投入时间增加,主要围绕技术学习和既定任务展开。
学习与编码:
学习时长: 日均提升至 约2.5小时。专注度比上周略有改善。
敲代码: 日均 约1.5小时。主要精力放在两方面:
Shell 脚本: 深入学习了脚本编写。掌握了变量定义与使用、基本的算术运算、if-then-elif-else-fi条件判断结构、for 和 while 循环结构。成功编写了几个实用小脚本:一个自动备份指定目录到backup文件夹的脚本(带日期戳),一个批量将.txt文件后缀改为.md的脚本。对#!/bin/bash、参数传递 ($1, $2) 和退出状态 ($?) 有了实际理解。
Python 查漏补缺: 针对之前掌握不牢或遗忘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练习。重点回顾了:装饰器 (@decorator) 的原理和使用场景、生成器 (yield) 与迭代器的区别、with语句的上下文管理协议、以及一些常用标准库模块 (collections, itertools) 的核心功能。写了些小例子来巩固理解。
解决问题: 日均耗时 约1小时。Shell脚本调试占了大头,特别是循环逻辑和条件判断边界情况容易出错(比如文件存在性检查 -f 的使用)。Python复习时,对装饰器的执行时机和闭包变量的捕获也花时间琢磨了一下。调试时更依赖 echo/print 输出中间状态和查阅文档。
辅导任务: 继续投入 约3个下午(每次1.5-2小时)辅导初中数学物理。本周侧重于力学分析和代数应用题解题技巧,感觉自己在梳理解题思路上也更清晰了。
其他: 周末抽空去了趟天安门,算是调节一下节奏。
二、下周计划?
目标保持学习强度,深化理解,并开始接触新领域。
学习/编码: 维持 日均2.5小时 学习投入,代码时间争取 1.5小时以上。
Shell 脚本巩固与实践:
学习并实践 函数 的定义与调用,提升脚本模块化和复用性。
学习 文件读写操作 在脚本中的应用。
尝试写更复杂的脚本,比如结合 cron 定时任务做一个简单的日志清理工具。
Python 深入:
学习 并发编程 基础(threading 或 asyncio 基础概念,选其一入门)。
练习使用 requests 库进行基础的 HTTP 请求 操作,尝试获取并解析简单的 API 数据。
技术前瞻: 按计划开始初步了解 React 框架的核心概念(组件、JSX、Props、State),通过官方教程或入门文章学习。
辅导: 预计继续投入 2-3个下午。
三、本周遇到的问题?
Shell 脚本调试耗时: 脚本逻辑错误(尤其是循环和条件嵌套)定位较慢。过度依赖 echo 输出调试,效率不高。需要学习更有效的 Shell 调试方法(如 set -x)。
Python 概念混淆: 在复习 装饰器 时,对多层装饰器执行顺序和闭包中变量作用域的理解曾出现混淆。通过反复阅读和编写简化例子才逐渐厘清。反映出对某些高级特性底层机制掌握不深。
时间压力感: 日均学习时间增加后,有时感觉 任务切换不够流畅。比如从Shell切换到Python思维需要短暂调整,偶尔会打断专注。需要更好地规划学习模块和休息间隔。
资料筛选耗时: 学习Python并发和HTTP请求时,面对海量教程和资料,筛选出适合当前水平且讲解清晰的材料花费了额外时间。
实践深度不足: Python复习目前还是以回顾和小练习为主,缺乏一个稍大点的整合性小项目来应用多个知识点。
总结: 第二周学习投入增加,Shell脚本进入实践阶段并完成了小目标,Python复习也补上了一些漏洞。核心体会:编写功能性脚本是掌握Shell的最佳途径,但也暴露了调试技能的不足;重温Python细节加深了理解,但也提醒自己基础需持续夯实。下周将探索新领域(React, Python并发/网络),同时提升脚本和调试能力,并注意学习资料的筛选效率。保持前进!